6月17日,南京首列地鐵內失火案開庭審理,被告方劉某涉嫌非法攜帶危險品危及公共安全罪被起訴,控訴雙方針對這一案件爭辯激烈,具體結果待定。造成這一事件的原因,在誤拿亞硝酸鈉和氨基磺酸。
今年1月15日,空調安裝工劉某誤拿了化學品,致使背包內的化學品混合發生反應并自燃。本該拿亞硝酸鈉和硼砂這兩種空調管道清物,由于從倉庫里拿原料時,由于沒有品名標簽,極有可能將兩種物理特性相似的氨基磺酸和硼砂給弄混了,誤拿了亞硝酸鈉和氨基磺酸。
亞硝酸鈉屬于低毒化學品,與硼砂放在一起不會發生反應,但與酸物質混合會發生化學反應。亞硝酸鈉和氨基磺酸兩者混合后,在摩擦、撞擊等條件下會發生強放熱固相反應,因反應產生大量氮氣在封閉體系中易爆炸,有可燃物時易發生爆炸并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。
新鄉市中信化工認為:從這一事件我們就可以看出,化學物質在保存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注意將物品歸類標明商標,入庫要嚴格,使用要規范,培訓要到位,面對化學物品要嚴格注意做好多方位的防護和保障。